欢迎您登录,这里是高考在线!

 

洛阳师范学院干部师生热议全国两会

时间:2025-03-10
分享到:

3月4日和3月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和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先后在北京召开。我校干部师生热切关注全国两会的召开,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广播、新媒体等渠道,收看收听两会盛况,积极关注两会动态,并结合自身学习、工作和生活实际,热议政府工作报告,认真学习领会全国两会精神。

洛阳师范学院党委书记 郭改英

阳春三月,万象更新。2025年全国两会在北京拉开帷幕。今年是“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之年,在这承上启下的重要节点召开两会,关系重大、意义非凡。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提高人才队伍质量”等,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教育的坚定决心。

学校党委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下功夫,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在持续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改革上下功夫,以综合改革全面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在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上下功夫,坚持以教育家精神引领教师队伍建设,深入实施教育家铸魂强师行动,为基础教育培养造就更多“大先生”。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全面领导,深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建高质量引领基层高效能治理。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学校党委将对标省委“四高四争先”战略部署赋予河南高等教育的使命任务,锚定目标、乘势而上、向新而行,以奋发之姿共赴新的“赶考之路”,奋勇争先,善作善成,为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洛阳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 郭海明

在“十四五”规划收官、“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节点,全国两会胜利召开,意义十分重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为进一步做好新时代高等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作为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培养人才第一资源、增强创新第一动力的结合点,我们要坚持创新引领发展,一体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一是深化学校综合改革。围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统筹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不断完善内部治理体系,激发学校创新活力、发展动力。二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行业前瞻性技术革新,强化高层次科研项目培育;加快健全符合科研活动规律的分类评价体系和考核机制,激发科技创新创造活力;精准对接企业需求和产业发展,加强产教融合,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升科技创新和服务地方发展能力。三是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健全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发现和选拔培养体制机制,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人事人才制度改革,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切实把学校建成人才汇聚、成长和发挥作用的高地,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更多洛师力量!

洛阳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 张运礼

全国两会胜利召开,李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务实进取、谋划深远、催人奋进,勾画了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新蓝图。报告围绕“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进行了专章部署,对推动教育强国高质量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指导意义。我们要把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学校的重大政治任务,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结合起来,与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规划和学校改革发展实际结合起来,深入学习领会、把握精髓要义。一是迅速掀起学习贯彻热潮。充分发挥学校“大宣传”“大思政”工作优势,全力做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国两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引导全校上下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紧紧围绕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重要部署,勇担教育强国建设赋予的新使命。二是毫不动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高质量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充分彰显教师教育和河洛文化育人特色,不断丰富和创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内容。持续深化全国示范“一站式”学生社区内涵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书院社区高效能治理,擦亮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品牌,为培养造就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提供强大思政引领力。三是以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坚决落实教育强国建设的新要求,抢抓改革发展的新机遇。锚定更名大学和申博战略目标,加快推进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步伐,持续增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能力,为“强国建设,教育何为”“强省建设,洛师何为”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洛阳师范学院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 宋宜林

202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建设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深化人才管理和使用制度改革”“深化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和科教界‘帽子’治理,建立以创新能力、质量、实效、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等要求。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教师中心)将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学校更名大学目标任务,稳步推进人才体制机制改革。坚持师德师风第一标准,深入开展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行动;着眼“精准引才、分类育才”,加大人才引进培育力度;建立以能力、业绩、贡献为导向的人才评价体系和有利于青年人才脱颖而出的人才成长竞争新机制;完善“代表性成果”评价和同行专家评价机制,加大标志性、突破性教学和科研成果在评审考核中的权重;优化分配制度,完善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充分发挥收入分配的激励作用,鼓励广大教师在不同领域、不同岗位争作贡献,实现人尽其才、各尽其能,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师范大学作出更大贡献。

洛阳师范学院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 郎晓林

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是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十五五”规划谋篇之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国务院总理李强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主题鲜明、重点突出,明确了政府十大任务,特别强调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为今年教育事业的发展绘就了奋斗蓝图、明确了前进方向。2025年是教育强国建设全面布局、高位推进之年,作为学工部部长,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贯彻落实教育强国、教育强省战略正逢其时、重担在肩。在接下来的学生工作中,我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引,深入实施立德树人工程,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这个生命线,以全员书院制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为引领,不断强化学生工作“思政引领力、数字支撑力、心理向心力、资助保障力、国防浸润力、社区辐射力”,为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贡献洛师学工的智慧和力量。

洛阳师范学院研究生处处长 苏小燕

2025年全国两会在“十四五”收官和“十五五”谋划的关键节点召开,令人振奋,催人奋进。全国两会聚焦教育强国建设,为高等教育发展绘制了清晰蓝图。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要加快“双一流”建设,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这对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我们要以政府工作报告为指导,把两会精神融入学科建设和研究生教育工作中,紧跟时代步伐,结合社会需求,打造一流学科,聚力硕士点建设,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学校实现更名大学目标提供有力支撑。一是要立足学校定位、特色和优势,按照“服务需求、科学布局、分类建设、特色发展、动态调整”建设思路,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区域、行业重大需求,坚持学科学位点专业一体化发展,坚持学科专业布局优化和传统学科提质升级并重,侧重发展理工农类学科和新兴交叉学科,打造一流学科高峰,不断提高学校对重大战略的响应度和对社会需求的适应度。二是准确把握研究生教育的时代定位和方向,以“完善布局、发展规模、健全体系、提升质量”为指导,围绕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完善学位点布局,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健全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质量保证长效工作机制,实现研究生培养“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洛阳师范学院教学评估与质量监控中心主任 高彩荣

2025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要分类推进高校改革,扎实推进优质本科扩容,加快“双一流”建设,完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与人才培养模式。这一系列举措旨在使高校在学科交叉、产教融合等领域实现“特色化突围”。我校作为一所扎根中原的师范类院校,凭借其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在百年办学中形成了教师教育和河洛文化育人的鲜明特色。学校打破“围墙思维”,构建以需求为导向、学科紧跟产业发展的思维模式,实现了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近年来,学校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促进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全过程,取得了卓越成效。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学校教学质量与评估中心将坚守主责主业,进一步优化教师评价、学生评教、督导工作机制和教学检查反馈机制,加强国家高等教育政策研究,捕捉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为学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提供前瞻性的良策,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吴胜锋

2025年全国两会是全面谋划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奋力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一次重要会议。李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新征程上,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全体教师将更加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领会政府工作报告,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两会精神上来。一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思政课建设与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同步推进,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切实提升思政育人效果。二要开好上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把建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课程体系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关键举措。三要积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改革创新。积极发挥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引领辐射作用,建立健全“一体化”建设协同联动机制,探索课程建设、师资队伍、教学资源、集体备课等具体领域“一体化”的新路径,统筹做好各阶段的思政育人工作。

洛阳师范学院龙门书院2号学生社区育人导师 付晗茜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的谋篇之年。关键节点之时,两会召开,意义重大,提振信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为高校思政工作提出新要求。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我深知要立足岗位,不断强化使命担当,加强自身学习,用好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工具,围绕学生成长成才,学会因时而进、因人而异、因势而新;要依托“一站式”学生社区,及时将政府工作报告内容融入日常思想政治教育中,把青年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转化为鲜活的思政素材,持续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不断完善具有社区特色的师生联动、朋辈引领、多元协同的育人模式;要积极教育引导青年学生“学思践悟”,将“以学铸魂”与“知行合一”相融合,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走出校园、深入基层,结合学科优势发挥专业特长,实践砺志,自觉将“小我”融入“大我”,以实际行动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中挺膺担当。

洛阳师范学院问礼书院2号学生社区2022级教育学专业学生 谷雅乐

全国两会期间,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了过去一年国家“稳”中求“进”的坚实步伐,也诠释着国家对民生领域的深切关怀。党和政府以“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执政理念纵深推进民生工程,将教育作为民族复兴战略工程全力推进,以“教育是国之大计”的顶层设计筑牢现代化强国根基,生动诠释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治国方略。

作为一名师范生,“国家奖助学金提标扩面、助学贷款提额降息,惠及学生3400多万人次”的消息更让我深刻感受到这份来自国家的重视和关怀。奖助学金政策的变化不仅有效缓解了贫困生的经济压力,也通过精准帮扶为学生创造平等发展机遇,让知识真正成为改变命运的阶梯。

在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大背景下,我作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更懂得教育强国的根基在课堂的方寸之间。未来,我既要扎实专业技能,提高数字化素养,让科技赋能教育,更要践行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育人情。道阻且长,行则将至。我将牢记育人初心,为国家教育强国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高考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高考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联系方式于老师1850098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