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这里是高考在线!

 

防灾科技学院:万永革被评为“2020年中国地震学会最美科技工作者”

时间:2020-09-29
分享到:

2020年8月,我校地球科学学院万永革教授被评为“2020年中国地震学会最美科技工作者”。此次中国地震学会最美科技工作者评选是按照《中共中央宣传部 中国科协 科技部 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 国防科工局关于开展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学习宣传活动的通知》(科协发调字〔2020〕12号)要求进行的。经中国地震学会分支机构及地方地震学会推荐和专家组评审,最后确定李小军、万永革、王琼、杨建思、马禾青5名同志入选“2020年中国地震学会最美科技工作者”。目前,李小军、万永革两名同志作为“2020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候选人”,被中国地震学会推荐上报中国科协。

万永革同志先进事迹简介

万永革,河北省馆陶县人,中国地震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地震局新世纪优秀人才百人计划第一层次人选,河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灾害防御协会副理事长、教育部高等学校地球物理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构造物理专业委员会、地壳应力与地震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固体地球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与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永久会员。2012年进入河北省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发表论文190余篇,著作2部,3次获得中国地震局防震减灾优秀成果奖,2次获得河北省优秀教育成果奖。主要从事地震孕育过程和地球动力学方面的研究工作。

在政治上,认真学习党的各项政策,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时时刻刻处处按照党章的规定履行党员义务,以优秀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着眼全局、积极工作;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与纯洁性,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能够辩证、理性地看待事物和问题,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对党的事业充满信心,并注意在工作实践中锤炼自己道德修养,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在科研工作上,始终坚持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从最为基础的知识学习,一点一滴地积累,掌握地球物理学的本质规律和具体参数求解方法,在每一次的学习中,都认真研究涉及物理问题实质的数学公式,并通过上机实验验证各种地球物理参数的求解方法和特点,从而在科研创新中发挥作用。通过认真学习和追根溯源、查找目前地球物理参数求解方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突破的科研思路,然后解决问题取得创新性成果。近年来,通过这种方式,创造性地采用地震前后水准资料、三角测量资料、GPS资料、干涉孔径雷达InSAR资料以及震后野外地质调查测量结果,综合反演得到了稳定的汶川地震的滑动分布,为进一步研究该地震对周围地震活动的影响和邻近地区的地震动力学及地震预测研究提供了基础。为理解大地震之间的相互关系,采用较为复杂的粘弹性介质模型计算了河北唐山地震、四川汶川地震、新疆于田地震、尼泊尔大地震等对周围其他地震的影响,并估计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和华北地区大地震之间的相互触发关系,为地震动力学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为确定准确的活动断层几何形态,创造性地提出了采用精确定位的小震资料确定断层面的方法,获得了软件著作权并得到广泛应用;为深刻理解台湾地区的动力学过程,采用大量地震的P波初动资料,给出了该地区三维应力场方向结构,为祖国宝岛台湾的地震孕育背景和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了基础;为精确求解与地震孕育密切相关的应力场,提出了求解应力场的网格搜索法和Levenberg- Marquardt 应力张量反演方法,以及根据大震前后的应力张量变化和地震破裂模型估计地壳应力量值方法,并采用多种资料联合求解了高精度的中国及邻近地区的现代构造应力场,为揭开现今地壳动力来源,从而揭开地震活动的秘密提供了基础资料。近年来,每次中国大陆发生5级以上的中强震之后,在第一时间带领自己的科研小组经常通宵达旦地进行地震震源机制中心解的确定,并求解地震对周围的应力影响,并及时在微信公众号和一些媒体上发布,为地震专家对地震趋势的判定提供基础资料。如2020年1月25日6时56分,西藏昌都市丁青县发生M5.1级地震,当时正值中国最大的传统节日——春节,为应对该地震信息的及时处理,带领科研小组在地震发生后旋即开展研究工作,经过通宵达旦的努力工作,终于在地震1天后在公众号上发布了该地震的震源机制中心解,为地震趋势判定和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稳定提供了基础资料和支撑。

功夫不负有心人,近年来,已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参加完成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地震行业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等多项课题,并进入河北省高等学校百名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行列。多次获得全国地震系统先进个人荣誉称号,2015年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荣誉称号。

万永革同志在防灾科技学院工作,主要任务是教学。在完成科研工作的同时,时刻秉承以“科研促进教学、以科研反哺教学”的科研教学思路。作为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预报教学团队的负责人,在教学工作中,秉承“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理念,时时处处作为同学的表率,以高尚的师德影响学生、教育学生,自觉地把育人工作融入到日常教学中,通过各种渠道和环节引导教育学生、多方面培养锻炼学生。无论节假日还是周末,随时给学生解答各种问题。在教学业务工作上,结合防灾科技学院应用型本科的教学实际和自己在科研工作中的体会,创造性地开展《数字地震信号处理》和《地震学》课程教学建设工作,编制了大量数字信号处理应用的教学程序和实用软件,并搜集了与地球物理行业紧密结合的地震、地形变、地磁、地电等资料,作为实例进行计算分析,使得较为抽象的数字信号处理变得生动、形象、动态、立体,易于理解,便于应用。既加强了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又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技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目前《数字地震信号处理》课程已经挤进河北省高等学校的省级精品课的行列,开发课件和编写软件为国内大部分省地震局和研究所所采用。编著的教材《数字信号处理的MATLAB实现》发行量超万册,2012年获得河北省优秀教育成果二等奖。2016年出版的《地震学导论》也填补了应用型本科学生地震学教材的不足,在编制教学材料的过程中,采用最新的计算机可视化和动画技术,编制了形象展示地震学动态规律(如P波、S波和面波的振动规律、干涉条件和效果、球型和环型地球自由振荡的动画模拟、平面层状和球面层状地球模型下的地震波射线传播路径动画、地震震源机制海滩球的三维立体显示等等)。由于编制的教材逻辑性强、推导过程详细、动画和立体图形展示地震规律形象直观、课后练习题丰富、符合学生实际、并且提供了大量的模拟程序用于学生学习的仿真和演示来理解地震学规律,受到地球物理专业学生和地震工作者的广泛好评,并作为多所学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地震学》教学的主要教材。目前已三次重印,在京东和当当网的自然科学类销售排名始终在前500强。

近年来,指导6名本科生获得省级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10名研究生获得硕士学位,2名获得了博士学位。指导的全国“共享杯”大学生科技资源共享和服务创新实践竞赛的三个队分获三等奖和优秀奖。获得河北省本科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1次,于2017年获得河北省本科高等学校教学名师。

坚守教学和教研的同时,不忘将自己所学服务于中国地震事业。开发了地震静态应力触发、利用小震位置拟合断层面和采用大震前后应力方向和断层参数求解应力量值软件,取得了国家信息系统的软件著作权证书,并获得了广泛应用;担任《地震学报》中英文版、《内陆地震》、《地震》、《华北地震科学》、《山西地震》、《地震研究》等刊物的编委,任河北省灾害防御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地震学会地震学专业委员会、构造物理专业委员会、青年科技工作委员会、普及工作委员会委员,中国地震学会与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永久会员等职,协助学会开展各种学术研究协调和科学普及工作,为中国地震行业的学术成果交流、知识传播和大众普及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协助多个省市地震局、地震台站处理地震观测中的数字信号处理和地震学前沿问题,将自己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

几十年来,万永革同志承担了较为繁重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不知流过多少汗,加过多少班,但始终保持着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进取的工作态度。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汶川地震前后应力场时空演化研究》及河北省地震科技星火计划《震源机制节面聚类方法及在河北地区的应用》的研究课题,把揭示地震动力学过程,服务于防震减灾事业作为始终不变的科研奋斗目标。同时承担地球物理专业本科班的核心课程《地震学》及地质工程专业硕士生《地球物理学原理与方法》、《地壳应力场》和《地球物理学基础》等多门课的教学任务。正以“身在教学科研第一线、争创思想行动双一流”的工作理念无怨无悔地奉献着青春、散发着光和热。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高考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高考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联系方式于老师18500982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