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基础、强实践、严过程、求创新”,哈工大(深圳)秉承哈工大成熟、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依托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凭借深圳大学城学科融合、资源共享的有利条件,为国家不断输送具有全球胜任力的拔尖创新人才。截至目前,哈工大(深圳)已累计培养了近15000名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生主要在珠三角、京津沪等地区就业,留深率达52%;毕业生中逾70%就职于华为、腾讯、百度、新浪、阿里巴巴、IBM、深圳证券交易所等知名企业,30%以上进入世界500强企业工作,10%选择继续深造及出国工作。《光明日报》曾以“8个企业抢一个毕业生”为题首版报道哈工大(深圳)毕业生供不应求的现象。哈工大(深圳)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历届毕业生创办企业达62家,其中近90%为创新型企业或研究院,涌现出了包括李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在内的一批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高产值公司、新三板上市公司与“独角兽”公司。
哈工大(深圳)致力于推动科技进步与技术创新,依托校本部深厚的学术积淀、深圳优越的创新创业环境和产业战略布局,建立了多个高水平科研平台,重点研究领域始终与科技发展、国际学术前沿保持同步。哈工大(深圳)现有各级创新载体52个,其中包括1个工信部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个深圳市重点实验室、18个深圳市工程实验室、8个深圳市公共服务平台和3个深圳市南山区创新机构。当前,哈工大(深圳)科研创新步伐持续提速,正加速建设重点实验室集群,包括5个“一室两区”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和3个院士平台;作为广东省启动建设的首批4家广东省实验室之一,深圳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鹏城实验室)在启动初期以哈工大(深圳)为主要依托单位建设,未来将成为我校信息类学科的重要支撑;空间环境与物质作用研究设施与哈尔滨装置互为补充、形成南北呼应;索维奇智能新材料实验室挂牌成立,国际设计学院、深圳全球化发展研究院建设加速,创新载体建设驶入“快车道”。
哈工大(深圳)累计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经费超26亿元,承担各类科研项目3000余项,其中牵头承担国家863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等70余项。哈工大(深圳)共发表SCI检索6000余篇,授权专利2000余项。获各类奖项13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共15项。哈工大(深圳)已经与深圳800余家企业开展了实质性合作,为企业解决1400余个技术难题,项目经费超过4亿元。哈工大(深圳)还授牌西门子、华为、大族激光、美的等近60家企业为校企合作产学研基地。
哈工大(深圳)已与3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合作,通过联合培养、交流交换、访问联谊等多种形式不断加大选派优秀学生出国留学力度。同时还聘请了境外一流大学、知名科研机构和著名企业的教授、专家学者、企业家到校讲授短期课程、举办讲座或专题报告,为学生提升和开阔国际化视野,课程中英文授课的数量比例达41%。为了营造校园多元文化与国际化氛围,促进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哈工大(深圳)面向全球招收留学生,培养类型涵盖了本科、硕士和博士全日制学位培养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