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红色文化 磨砺艺术青春 助力乡村振兴 ----唐山学院红梦艺术小分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时间:2022-08-17 作者:高考在线 点击:次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进一步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帮助发展乡村产业,美化乡村环境,提升乡风文明,讲好乡村振兴故事,助力打造环境优美、底蕴深厚、形象鲜明、生活美好的魅力新乡村,进一步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唐山学院红梦艺术小分队充分发挥青春力量和智力优势,开展了“探寻红色文化磨砺艺术青春 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一)深入乡村,参与乡风文明建设
红梦艺术小分队在充分调研、了解“三农政策”和乡村振兴理论知识的同时,深入小石岭村开展实践调研,参观小石岭乡村振兴历程与发展文化,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深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积极开展党建广场展板设计,宣传党的富民政策,共计完成设计方案21例。
红梦艺术小分队走进小石岭
参观村文化与发展历程
党建文化展板设计方案
(二)追寻红色印记,赓续红色血脉
红梦艺术小分队走进小石岭村,听取小石岭冀东抗日战争“堡垒户”李万义后人讲述红色文化故事,参观抗日战争时期消息树,体验百年初心的历久弥坚,厚植爱国、爱党的情感,并将其作为鲜活教材,面对青年学生开展党史教育、美育教育、劳动教育、德智教育的“四育”活动,帮助青年学生了解小石岭红色文化精神、乡村振兴历程和二十大相关知识,懂得用手绘、简笔画的形式发扬传承优良文化,了解防护口罩的制作过程与方法,明确青年学生的历史使命与奋斗目标,帮助其树立文化自信。
听红色故事,参观抗日战争消息树
四育活动
四育成果
(三)以美育人,以美感人,绘制魅力新乡村
为进一步扮靓村庄颜值,增添厚重文化底蕴,小分队依托高校人才优势,发挥团队艺术学专业优势,积极参与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引领乡村文明、助力魅力乡村建设,在文化墙设计工作中共创作素描墙绘画26幅,以专业的画风描绘了刘植高英勇抗日和“堡垒户”李万义勇敢救助抗日革命者的先进红色事迹。
文化墙设计作品
(四)挖掘乡村特色,共探致富之路
通过小石岭村的实地调研,红梦艺术小分队一方面通过实地调研,走进农户了解本地核桃和板栗的收成与销售情况,积极帮助村民谋划小石岭村特产核桃、板栗特产销售宣传设计,共计设计特产宣传海报、包装盒/袋作品26幅;另一方面,实地学习小石岭村生态治理、矿山传奇的乡村文化,学习金岭矿山传奇景区生态共建理念,帮助村民学会制作文旅口罩,为实现促民增收提供思源。
调研小石岭特产与设计宣传作品
参观调研金岭矿山传奇景区生态治理
(五)设计研发防护口罩产品
红梦艺术小分队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设计研发了明星款文创口罩和日用多功能防护口罩。明星款文创口罩的文案设计赋予口罩以文化精神,有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优良的传统文化,发扬中国精神。日用多功能防护口罩应用立体裁剪和人体工学原理,实现了多种功能的同时,款式升级瘦脸不花妆,可水洗重复利用。
设计研发防护口罩产品
红梦艺术小分队暑期社会实践紧扣实践主题与目的,鼓励青年学生走出“象牙塔”,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充分发挥师生专业优势和技术特长为群众办实事,多种形式的乡村振兴服务活动。一方面,为推进乡村文化建设,助力打造环境优美、底蕴深厚、形象鲜明、生活美好的魅力新乡村等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另一方面,本次暑期社会实践使小分队成员找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促进自身养成了良好的创新创意、团队协作能力以及为民服务、吃苦耐劳的精神,并致力于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乡村振兴的浪潮中,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激情与风貌!综上所述,红梦艺术小分队在全面提高自身综合能力的同时,也圆满完成了暑期社会实践任务,成功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献礼!(供稿单位:时尚设计系;撰稿人:张丽娟;审稿人:徐光耀;责任编辑: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