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登录,这里是高考在线!
高考在线网|高校招生|高校招生信息

“六位一体 多元协同”——新乡职业技术学院构建开学第一课育人新模式

时间:2025-10-16

新学期伊始,新乡职业技术学院开展系列化、主题化的“开学第一课”,超越传统课堂的局限,系统构建起“价值引领、实践强化、技能赋能、法治护航、安全育人、就业导航”的六位一体为核心的“大思政”育人新范式。该模式通过课程化设计、场景化实施与协同化推进,将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养成教育、职业技能培养与综合素养提升深度融合,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价值引领:筑牢思想根基,涵育校园文明新风尚

 

学校将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开学第一课”的重要一环。在“清新校园 无烟青春”专项活动启动仪式上,党委书记张林以《在文明践行中书写闪亮青春》为题,为师生讲授了一堂深刻的思想课。课程从思想文化入手,聚焦文明行为养成,引导师生从日常点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后共同签名承诺活动,实现了从理念宣导到行为约束、从个体自觉到群体共建的跨越,夯实了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思想根基。

二、实践强化:锤炼意志品质,彰显青春报国担当

 

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暨军训会操汇报大会是一堂生动的“实践思政课”。操场上,迷彩方阵步伐铿锵、口号嘹亮,展现了军事训练的卓越成果和新时代青年昂扬的精神风貌。校长夏锦红以《技能报国挺膺担当》为题讲授开学第一课,对新生提出 “铸魂立心、精技强能、笃行自省” 的三点殷切期望,为同学们的青春航程锚定了方向。大会通过对军训先进集体与个人的表彰,树立了身边的榜样,激励全体新生将纪律意识、集体荣誉感和奋斗精神从训练场延续到未来的学习生活中,完成了从高中生向技术技能人才的第一次关键蜕变。

三、技能赋能:弘扬工匠精神,树立技能报国理想

 

为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深度融入育人全过程,学校举办了“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特邀全国劳动模范、杰出校友孟祥忠,以《以工匠之心,铸未来之路》为题,讲述了自己从一名普通技校生成长为行业首席技能专家的奋斗历程。这堂课将个人成长叙事与国家战略需要紧密结合,以鲜活案例生动诠释了“技能如何改变命运”,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职业自豪感和学习内驱力。课堂上,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学生的现身说法,进一步形成了 “榜样引领、接力奋进” 的育人效应,坚定了学子们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的信心与决心。

四、就业导引:对接行业前沿,明晰职业发展路径

 undefined

学校立足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专业群建设,将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化、前置化,推动专业认知、学业规划与行业需求深度对接。在举办的“豫建未来”大型就业指导系列活动中,学校邀请行业专家深度解析产业绿色化、智能化转型新趋势,帮助学生了解行业前景与岗位需求。活动创新性地提出“不拼成绩拼赛道”的就业理念,引导学生立足专业、放眼行业,科学规划学业路径与职业方向。这堂“就业指导第一课”,不仅是行业趋势的发布会,更成为学生将个人发展融入产业变革、提前锚定职业赛道的重要起点。

五、法治护航:沉浸式普法教育,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学校创新法治教育形式,将“巡回法庭”真实引入校园,公开庭审涉嫌开设赌场罪一案,为师生带来了一堂“零距离”的法治启蒙课。从庄重的法槌声起,到严谨的法庭调查、辩论,再到被告人的悔悟陈述,整个庭审过程让抽象的法律条文变得可感可知。庭审结束后,主审法官结合典型案例开展的法治讲座,实现了 “以案释法、以案育人” 的深度结合。这种沉浸式体验,不仅提升了师生的法律意识,更在他们的心中深植了对法律的敬畏,引导其成长为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时代新人。

六、安全育人:掌握急救技能,筑牢校园生命防线

 

学校将“生命教育”前置,联合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了面向全体新生的应急救护开学第一课。课程构建了 “理论讲解+实操演示+逐人考核” 的闭环教学模式。党员急救专家带头授课,将心肺复苏、海姆立克急救法等“救命技能”拆解传授。尤为重要的是,培训后立即开展的逐一严格考核,并以党建监督之力确保“不落一人、全员过关”,98%的高通过率体现了教学的实效性。这堂课不仅赋予了学生守护生命安全的能力,更在潜移默化中培育了他们的社会责任与人文关怀精神。

新乡职业技术学院的“开学第一课”系列教育,有效整合了校内外资源,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闭环。六大模块环环相扣,形成了德技并修、知行合一的育人生态。学校不仅为学子们扣好了新学期的“第一粒扣子”,更展现了在现代职业教育改革中,致力于培养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青年工匠的坚定探索与使命担当。

免责声明:

① 凡本站注明“稿件来源:高考在线”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本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高考在线”,违者本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站注明稿件来源为其他媒体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站转载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 联系方式于老师18500982162。